​安徽艺术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专栏

发布者:新闻宣传发布时间:2025-04-15浏览次数:278

开栏语:

为实现学校综合艺术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服务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艺术高校,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再上新台阶,安徽艺术学院结合实际,决定开展全员“教育思想大讨论”。

从今天起,学校开设专栏对“教育思想大讨论”进行全面报道。


以思想破冰引领教育创新 以行动突围推动高质量发展

                          ——专访党委副书记、校长柳友荣           

安徽艺术学院开展全员“教育思想大讨论”,初衷是什么?大讨论将开展哪些活动,又将达到怎样的预期成果?为此,校融媒体中心专访了党委副书记、校长柳友荣。


一、学校为什么在目前这个阶段启动“教育思想大讨论”?动机是什么?

柳友荣:“教育思想大讨论”,不仅仅是在新世纪,更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国家在最近25年走过了高等教育的三个重要阶段,就是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处于不同教育阶段,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形态,乃至人们接受教育的心态,以及对教育的基本看法都会发生很多变化。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和传统的教育理念成了我们的惯习,用不变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应对我们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这很显然是不适宜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今天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精英式教育是一元质量,培养的是社会上杰出的精英阶层。今天的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出现了多元质量,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再单一,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精英,还会培养步入技能型、技术型岗位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出现了多元分化,就需要我们的大学来适应。这也是我们开始“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教师来自很多不同的领域,有从高职院校来的,有从剧院、媒体等实践岗位上来的,有从博士硕士阶段毕业后直接走入高校的,也有从国内外高校引进的。大家接触到的高等教育理念都不太一样,今天的中国艺术本科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它?大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此外,前不久我们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诊断性评估,专家也建议我们要统一思想,开展思想讨论。

从以上角度来看,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对教育新的概念、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有所把握。让我们安艺教职工真正了解高等教育,更加深刻地把握高等教育,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共识、更新教育理念,真正理解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将采取“全员参与、分层推进”的模式,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将开展哪些活动?

柳友荣:学校将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的具体路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等8个讨论主题,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四个层面开展活动并进行总结提升。

具体来说,采取以下“三结合”开展大讨论。

一是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批国内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大家以及高等教育转型方面研究专家的经典作品,编成学习资料,大家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就是大家利用好这些经典文本进行自学。

二是专家辅导和分组讨论相结合。专家辅导,我们邀请了几位国内该研究领域顶尖的专家,比如厦门大学的别敦荣教授、苏州工学院的顾永安教授。还有一些艺术专业领域的大家,比如北京舞蹈学院的许锐校长。我们还邀请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比如教育部学生中心副主任方伟等。在每一次专家辅导之后,适当的阶段再组织分组讨论,分专题讨论。

三是口头交流和书面讨论相结合。我们在分组讨论的时候采用口头交流的形式,但是讨论结束的时候,我们要大家结合自己所学、专家讲授的内容,联系自身岗位工作,围绕“在今天我们如何办好安徽艺术学院”进行书面交流,把书面交流汇编成册。

三、请您介绍一下“教育思想大讨论”预期成果。

柳友荣:我们身处的最近20年,高等教育在国内发生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变化,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能一直拿旧的思想来教今天的学生。教育哲学大家约翰·杜威说过一句话,我们拿过去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就毁了他的未来。如果我们用不变的方式来应对今天的教育,实际上我们就对孩子不负责任,对教育不负责任,也是对学校不负责任。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我想主要解决这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是解决如何办本科院校,特别是艺术类的本科院校的问题;第二是解决如何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解决如何在艺术类院校办好新文科的问题;第三是解决OBE理念、新文科理念等入脑入心的问题。

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我们既要把握教育的本质,也要真正理解教育管理不是想更多地用制度来考核人,而想用更多的办法来激发、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理念后,我相信学校在课堂上、管理的面貌上都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最后,用一句话表达预期成果,就是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发展,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全面提升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编辑:杨瑞铭 初核:束舒娅 审定:尹广富)